李成金:以“金村红”留住乡愁
编者按:
农村职业经理人主要职能在于为乡村集体经济发展策划运营,结合乡村本地资源情况打造特色项目,住乡发展特色农业,金村红吸引外界流量,李成实现乡村富裕兴旺。金留他们是住乡农村经济发展的引领者、创新创业的金村红推动者、农民沟通的李成咨询者。他们整体协调与领导乡村,金留促进城乡融合发展,住乡乡村振兴需要农村职业经理人们的金村红存在和发挥作用。《广东农村职业经理人风采》栏目真实记录了这些农村职业经理人的李成奋斗故事,是金留洞察广东乡村产业发展的一个窗口。
炊烟袅袅,云雾依稀。沿乡道驶入金村,公路两侧的杉木将村民居住的平房完全吞没。茂名市电白区金村种养专业合作社(下称合作社)位于茂名市电白区中心约45公里处。合作社发展以水稻种植为主、果蔬为辅的种植产业,开拓对虾、九游罗非鱼等养殖产业,采取“稻渔种养结合”的发展模式。
这里是80后新农人李成金弃商从农的第一片土地,也是他创建的金村种养专业合作社所在,“金村红”便是他创立的第一个品牌。
李成金联袂20个实干青年农民以复耕复产助力乡村振兴,运用规模化、机械化、标准化的管理模式,优化种养结构布局,促进一二三产深度融合,走富农强企的发展道路。
李成金和合作社成员在田间劳作
226份承包合同
守护家乡风味
“电白很多年轻人都涌出去搞建筑了,事儿少来钱快,我是反着(潮流)来的那种人。” 逆行者、闷声干实事是记者对李成金的初印象。“我老婆已经半年多没跟我说过话了,就因为我放弃了广州的生意回来种地。” 据悉,金村共有3800余人,但务农的村民不足30人,其中还包括合作社固定员工。
早前,李成金与几名股东在广州合办香料厂,不料遭遇疫情,他及时止损离场。居家隔离数日,一碗香米唤起思乡情,思虑再三,他决定返乡创业。
2022年,李成金重返故土,以500元/亩/年的租金承包了家附近的撂荒地,租期共15年。“我用了半年时间,逐家逐户敲门,为了连片土地包下来,我足足签了226份合同。” 他坦言,农村土地归属权比较分散,为“拿下”一亩三分地,要说服三四户人家。
李成金坚持“农民合作社以民为本”的经营理念,签约合作只是第一步,为了让农民的地活起来,他决定复耕撂荒地种植水稻,同时采用“稻渔种养结合”模式,一亩地实现三造收获,有效提高土地利用率和经济效益,优化种养结构布局。
合作社基地共约530多亩,其中种植面积约380亩,养殖面积约150 亩。
“基地两个塘一个养鱼一个养虾,水稻选种丝苗米19香,早晚两造,后期冬种我会种点辣椒、青瓜和蔬菜。”李成金指向远处的农田,细说种养规划。放眼望去,荒草遍布的泥土地已不复存在,砖渣铺出的小道,是连接农人与粮食的耕作之道。
在这里,稻谷开花、灌浆、结实的每一个瞬间都与农户息息相关。游历遍春耕、秋收和冬种,水稻收割之后还需要经过烘干、分离、包装、加工等多个工序,“金村红”走向市场的每一步都不简单。
“电白人吃饭就爱吃传统的家乡味道,所以我一开始就选种丝苗米19香。”为守护电白人记忆中的儿时之味,李成金创立了“金村红”,年产量高达144吨,主要销往当地及周边乡镇的居民,全年总产值约122万元。
合作社成员使用农机工具提高生产效率
年产值高达430万元
新增1000个就业岗位
李成金作为合作社领头人,2022年被广东省农业农村厅认定为广东省农村乡土专家,前后参加茂名市电白区高素质农民培训班、广东省千名农村职业经理人培育计划、领头雁农村青年人才培养省级示范班、广东省农业产业发展史农林经济专题培训班等15个新农人专业培训班。
他不断探索“党建引领+公司+合作社+种植大户+基地+农户”的发展新模式,学习运用规模化、机械化、标准化的管理模式,健全合作社的财务、管理制度以及各项技术规程,优化种养管理手册、标准化生产以及社员服务机制,结合本村实际走富农强企的特色发展道路。
“冬种主要是种植番薯、南瓜、青瓜、辣椒等果蔬,亩产量约 5000 斤,预计全年总产值约308万元。” 如今,合作社常聘工作人员约有12人,农事高峰期聘请兼职70人左右,“待基地建成后,加上水稻的产值,规划种植年产值能达到430万元,增加超1000个农民就业岗位。”李成金补充道。
“跟着金哥搞生产,一天能赚120块钱,家里每年多赚5万多,还能留在金村,为家乡发展出一份力。”合作社社员李武坤表示。
据了解,2022年合作社通过种植、收购、销售实现年收入205万元,盈余利润28.4万元,已解决本村部分残疾人、特困人群的就业难题,未来将带动孵化首批种植大户,吸引更多对农业事业有热诚的农户,助力实现基地一二三产融合发展。
李成金参加农村经理人培训班开课时合照
从城里来到乡里去
合力促进三产融合
“基地的发展模式和试产成效得到当地不少村民的认可,但生产设施跟不上,收完的水稻要拉到40公里远的地方烘干、包装。”2020年金村才摘下“贫困村”的帽子,实现一二三产融合之路任重而道远。农业生产设施条件仍需进一步改善,同时提升内部管理和生产经营能力。
一产全面投产已有初步成效,二产流水线尚未建设完成,三产初步规划的蓝图已徐徐展开。
合作社于2022年11月围绕“乡村振兴、美丽家园”委托第三方编制了项目规划手册,全力打造“电白金村红·丝苗米文化产业示范基地”,通过复耕“三不农田”,集育苗育种技术研发、产学研小试中试、加工生产、农贸电商、文化旅游等一体的全产业链产业示范点。
12月16日,“广东千名农村职业经理人培育计划”首期班在广州开班。“在培训班里我结识了很多志同道合的朋友,结束之后,我和几个搞乡村文旅项目(创业)的同学一直保持联络,还约了年后商议,交流乡村文化产业园应该怎么规划。”李成金集80后农村职业经理人、金村村长及合作社社长三个身份,致力发挥广东省新农民、新农村、新品牌的创业带头引领作用,助力“百县千镇万村”工程高质量发展。
“(合作社入口)牌坊下面那边人流量大,可以做草莓采摘园引流,沿着小道修筑休憩亭,基地中间地势低的田地种满向日葵做‘花海’网红打卡点。” 李成金在广州经商时常常跟随朋友到郊区附近的农家乐、草莓园游玩,经过多方位考察后,他发现这一套模式可以带回金村发展。
“金哥很有想法,平时也有村民在基地附近散步,他说这就是‘流量’,有流量就有赚钱机会。” 李武坤说道。
李成金认为优先草莓采摘园和‘花海’试点落地,未来将重点打造稻田拍摄基地、农业科普教育示范点,发展乡村亲子游、供销助农直播等体验项目。
目前,基地投资已累计投入超过200万元,带动农户种植、实现再就业达600多人次。 2022年合作社通过种植、收购、销售实现年收入205万元,盈余利润28.4万元,现已申报2023年农民合作社市级示范社。
合作社大丰收
【统筹】赵飘飘
【记者】何雪琪
- ·变“绿水青山”为“金山银山”!梅州扎实推进国储林建设,目前已收储林地7.1万亩
- ·“故事大王”+“啦啦操大师”+“体育老师”!他是幼儿园里百变“超级奶爸”→
- ·梅州疾控倡导:国庆假期就地过节,尽量减少跨市出行!
- ·为家乡碧道打call!梅州这两条碧道上榜!
- ·清明期间,梅州各革命烈士纪念园临时性闭园!
- ·民生追踪:三角镇上坪村约亭顶坑洼村道铺上了柏油
- ·喜迎二十大丨梅州普通公路上也有“服务区”!看看都能提供哪些服务…
- ·线上展销线下优惠!2022梅州汽车“双节”惠民促消费活动结束,半月意向成交近200台
- ·梅州海事局开展船舶防汛防风安全大检查
- ·打造人才逐梦圆梦“新高地” !看中国·客天下创业岛项目系列活动侧记
- ·快围观!梅州五华城市形象LOGO出炉!
- ·速来围观!2022梅州市网络文明宣传季系列活动获奖名单出炉
- ·树木吐新绿,小城春意浓!
- ·公示中!丰顺金针菇、平远三华李、兴宁茶油、兴宁丝苗米拟纳入“全国名特优新农产品”名录
- ·梅州这些高速服务区,今日集中开展除“四害”消杀行动!
- ·紧跟总书记 奋进新征程 · 非凡十年丨快递“村村通”,商品“路路通”!梅州加快农村寄递物流体系建设
- ·重返“战场”显本色!今日,他们为抗疫一线的退役军人送上敬意与温暖
- ·交通运输部组织召开汕梅高速揭阳新亨至梅州畲江段改扩建工程现场调研会
- ·涵养好家风 带动好社风!梅州多单位联合举办家风家教宣传教育活动
- ·梅州这些高速服务区,今日集中开展除“四害”消杀行动!
- ·有条不紊备战新赛季!梅州客家中超元年目标保级
- ·盈华科技年产4万吨高端铜箔建设项目一期首条生产线成功试产
- ·国内成品油价今晚迎年内第七跌,加满一箱油少花11.5元
- ·丰富金融知识增强网络诚信意识!梅州开展金融联合教育进校园宣传活动
- ·《梅州市生态环境保护“十四五”规划》印发:争当生态发展区先行示范市
- ·优秀!梅州这些镇上榜全省“双百”评选活动名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