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调“板凳要坐十年冷” 广东释放哪些科创新信号?

时间:2024-12-26 00:29:53 来源:时讯视界

  “我们要重点支持‘板凳宁坐十年冷’式的强调基础科学研究。”

  在8月6日举行的板凳《广东省科技创新条例》新闻发布会上,广东省科技厅副厅长吴世文用一句“老话”再次言明广东力挺基础研究的坐年AG超玩会鲜明态度。

  表态之外,冷广是东释广东的具体行动:7月31日,广东省人大常委会表决通过《广东省科技创新条例》,放科《条例》将在今年10月1日起施行。创新其中大篇幅提及基础研究,信号以法定形式明确提出支持基础研究的强调AG超玩会多项措施。

  强调“板凳要坐十年冷”,板凳折射的坐年正是广东对基础科学研究“长周期”特点的认识。去年,冷广广东全省科技研发经费投入达4600亿元,东释居全国首位。放科然而,创新广东越是站在科创前沿,越能感受到“未来已来”的紧迫感:扭转核心技术受制于人的状况,不仅要着眼当下快速起步,更要耐得住寂寞,从基础研究寻找突破。

  不过,基础研究往往“十年磨一剑”才能初见效果。面对风险未知、成果待定,时间漫长的基础科学研究,如何作出具有前瞻性的准确评价至关重要。

  《条例》提出:广东应当建立基础研究项目资助体系。并将“健全符合基础研究规律的长周期评价制度,强化对基础研究人才的稳定支持”作为破题的关键。

  就在今年5月,广东设立首批省基础学科研究中心的同时,也开展了基础学科稳定支持方式和长周期评价机制探索:对获批的广东省基础学科研究中心项目资助周期采用“5+5”模式:在资助实施5年后进行评估,再根据实施情况,决定是否再予以5年接续支持。

  用更远的眼光、更长的耐心看待和支持基础科学项目,健全符合基础研究规律的长周期评价制度,以更长的周期评判基础研究成效。这正是广东在历经多年科研探索后,对基础研究的新认识。

  鼓励科研人员“甘坐冷板凳”,需要有与之相适应的“长机制”和“硬支撑”。难度大、风险高、周期长正是基础研究的普遍特征,这也是不少颠覆性、超前研究经常得不到持续支持而中断的原因。

  因此,如何对基础研究形成“稳定支持”显得尤为重要。

  此次《条例》以立法形式明确:广东省级财政科技专项资金投入基础研究的比例应当不低于三分之一。以此从“根”上确保基础研究的资金来源。

  而对基础研究优势突出的高等学校、科研机构,《条例》明确在给予长期、稳定支持之外,更要留足自主创新的空间:允许上述机构自主选题、自行组织、自主使用经费开展科学研究。与此同时,还提出建立多渠道选题和快速立项机制,鼓励科技人员围绕非共识、新兴和交叉学科等方向进行自由探索。支持高等学校、科研机构、企业和社会组织等建立完善薪酬激励制度,鼓励和吸引科技人员开展基础研究。用机制创新破除基础研究“堵点”,为科研人员从事基础研究“松绑”。

  面对未知,敢为人先的精神赋予广东“甘坐冷板凳”的勇气。以新提质,锚定未来,更需要不畏浮云的超然远见。在基础研究上久久为功,在打造新发展空间中率先谋求战略主动,这是广东在科技创新领域释放出的新信号,也是“经济第一大省”广东肩负的历史使命。

  (总台记者 林铭浩 孙冰)

推荐内容